113-2 議題指南
在線上雙語教學時,我們要先行知道該學期雙語教案所融入的議題是什麼
若是想要下載教案及簡報,請點選左側教案或點選這裡
若是想要了解大學伴或組長的工作任務,請點選大學伴/組長或點選這裡
教案 國中小 Week 8 已開放,請前往下載教案簡報
🌏113-2 本學期教案設計之議題融入 : 海洋教育、環境教育
❓什麼是議題融入 ? (↓請點擊查看↓)
在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中,期盼學生能以「自發」、「互動」、「共好」基本理念來學習,而為了建構與培養上述的自我學習能力,以「核心素養」為課程發展主軸便誕生了,並且強調 : 「議題融入課程」。
不像過往單一傳輸知識的課程,在十二年國教的課程設計上應融入性別平等、人權、環境等十九項議題, 這種強調以議題融入為導向的課程設計,目的在於培養學生對生活情境問題的分析與解決能力,同時也可藉由議題的討論性,協助學生澄清價值,建立信念,且提供問題解決的學習與實踐機會。
上述文字引用改寫自議題融入說明手冊
更多議題融入課程介紹 :
議題融入說明手冊 https://cirn.moe.edu.tw/Upload/file/29143/105750.pdf
議題如何教與學?以議題融入課程的策略方法 https://epaper.naer.edu.tw/edm.php?grp_no=1&edm_no=200&content_no=3517
議題融入?淺談108課綱中的議題教育 https://reurl.cc/kyoppL
❓議題具有何種特性 ? 又分為哪幾種 ? (↓點擊查看↓)
所謂的議題,通常是涉及人類發展與價值的社會課題,具有時代性、脈絡性、變動性、討論性、跨領域等性質。根據教育部十二年國教課綱羅列之十九項議題指標,可分為性別平等、人權、環境、海洋、品德、生命、法治、科技、資 訊、能源、安全、防災、家庭教育、生涯規劃、多元文化、閱讀素養、戶外教育、 國際教育、原住民族教育等議題,其中性別平等、人權、環境、 海洋教育,被稱為「重大議題」。
上述文字引用改寫自議題融入教學的困境與解決策略( 施喩琁,施又瑀。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022,11(6),頁 194-199 )
議題融入教學的困境與解決策略 http://www.ater.org.tw/journal/article/11-6/free/16.pdf
❓什麼是課程地圖呢 ? (↓點擊查看↓)
「課程地圖」(curriculum map)是依照課程目標與課程內容的融貫連結,建構出具有系統性、層次性、完整性的學習進程規劃。透過課程地圖,可以引導教師教學的目標和方向。大學伴及組長可依照自己被分配到的教案撰寫組別,對照教案撰寫指引,來規劃自己所要教學的內容和方向。
上述文字引用改寫自課程地圖的意涵
(本次113-2學年度為教案製作團隊依據課程地圖,製作教案及簡報。大學伴需要依照公版教案及簡報,針對自己的班級進行差異化教學或更動。)
❓什麼是海洋教育呢 ? (↓點擊查看↓)
臺灣是一個四面環海的國家,為實踐《聯合國人類環境宣言》與我國《國家海洋政策綱領》,達成「臺灣以海洋立國」的理想,各級學校應以塑造「親海、愛海、知海」的教育情境,讓學生親近海洋、熱愛海洋與認識海洋。藉由參與生動活潑且安全健康的海洋體驗活動,分享其體驗經驗,導引熱愛海洋情操與增進探索海洋知識的興趣,進而達到善用海洋,珍惜海洋資源,並維護海洋生態平衡的理想,奠定國民之海洋基本素養,建立海洋臺灣的深厚基礎,完成海洋國家永續的發展。
上述文字引用改寫自議題融入手冊。
議題融入手冊 : https://cirn.moe.edu.tw/Upload/file/29143/83847.pdf
❓什麼是環境教育呢 ? (↓點擊查看↓)
環境教育以人類發展所引發的環境問題為主要關切,針對人類發展所引發的環境問題,進行學習、了解與行動;從 1950-60 年代快速工業發展所產生的環境汙染問題、生物多樣性消失及資源耗竭,甚至是目前最受人矚目的氣候變遷衝擊,都是環境教育的核心標的。除了知識學習,還重視社會參與及行動實踐。環境教育以永續發展為終極目標,主要的核心思考是發展與環境之間的平衡以及資源分配和環境衝擊的正義與不正義的考量。這些是人類發展必須面對的重大議題,卻是主要領域科目所忽略的,這成全了環境教育的重要性與必要性。
上述文字引用改寫自議題融入手冊。
議題融入手冊 : https://cirn.moe.edu.tw/Upload/file/29143/83847.pdf